(註:廠商名字按英文字母順序)
Acer (資料)

宏碁的英文名字就是充滿神祕感的其中一個,從官網上的資料我們只能得知當初在 1976 年成立的時候,宏碁的英文名字叫「Multitech」,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 1987 年改名為「Acer」為止。有什麼可能的來源呢?Acer 在拉丁文裡的意思是「銳利」,是最可能的字源,依本意判斷,英文的 Ace 有「王牌、高手」的意思,Acer 可以解釋成「領先群雄的人」,所以才取這個名字的吧?當然,以 Ac 做開頭,很容易就可以在各種列表中取得開頭的地位(像現在這樣),也是有可能的 XD。
有沒有讀者知道這個名字的來由?
Apple (資料)

Apple 這個名字來源的神秘度,不亞於 Steve Jobs 的健康狀況。是因為真的蘋果(Steve Jobs 1976 年時有在蘋果農場打工)?是因為披頭四的 Apple Records?還是單純只是因為 Steve Jobs 想在電話簿裡排在 Atari 前面?不論如何,這個名字是 Steve Jobs 想出來,Wozniak 也同意的,只是 Wozniak 有些擔心他們會因為這樣和 Apple Records 起衝突 -- 果不其然,兩家公司在 1991 年時為了電腦內建的 CD-ROM 進行過一輪訴訟後(以庭外和解,蘋果電腦付錢做結),2003 年兩家公司又再度因 iTunes 杠上,目前尚還無解呢...
Asus (資料)

華碩英文名字的來由就明確許多,以下是官網上的原文:「在中文命名以『華人之碩』為期許,而英文命名的靈感則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天馬『PEGASUS』,其象徵著聖潔、完美與純真的形象。」不過這還是沒辦法解釋為什麼它的英文發音會是「阿蘇死」,因為天馬在英文裡應該唸「佩嘎色死」才對。或許是古代的發音?
當然,Pegasus 被去掉頭三個字母,只留下後面,似乎又是 A 會排在比較前面的陰謀,但最後還是排在宏碁的後面啊 XD。順道一提,華碩分家出來的和碩聯合,英文名字是 Pegatron,算是把被去掉的字母給補了回去。
Dell(資料)

Dell 的名字來源就簡單了 -- 創辦人 Michael Dell。他在 1984 年時成立了戴爾電腦,是第一家依使用者需求組裝電腦的公司。雖然現在看這沒有什麼稀奇的 -- 連 P 購都可以自選零件 -- 但當時可是個劃時代的創舉。這項讓使用者自選配備的特色在網路時代變得更方便,也是 Dell 多次發生標錯價事件的根源...
Fujitsu (資料,日文)

富士通的名字來由有著出乎意料之外的轉折。故事要從日本的古河電氣工業和德國的西門子合資在 1923 年成立的「富士電機製造株式會社」說起。富士電機的「富士」其實來自於古河的日文念法「Furukawa」開頭的「Fu」和西門子的日文念法「Jiimensu」開頭的「Ji」合併成「Fuji」而來的。後來在 1935 年時,富士電機將電話生產部門獨立出來,成立「富士通信機製造」,這個名字在 1954 年時正式縮寫成了「富士通」,英文直接的念法就是 Fujitsu。
HP(資料)

HP 全名 Hewlett-Packard,名稱的來由就是兩位創辦人的名字 Bill Hewlett 和 Dave Packard。當初決定名字的先後順序時,是靠丟銅板決定的 -- Packard 贏了,但決定將自已的名字放在後面,成為 HP。設想如果這個小小的決定反過來的話,新聞上就要寫「PH 買下 Palm」了呢 XD。
Lenovo(資料)

聯想的英文原名是「Legend」,但想也知道如果當真拿這個名字賣到國際市場上的話,一定會四處和人打商標官司。因此在 2004 年的時候,取原來 Legend 的「Le」和代表新的「Novo」合併,成為 Lenovo。
MSI

微星大概是整個 List 裡最簡單的一個了。微星的英文名字是直接翻譯中文,成為「Micro-Star International」,再簡寫一下,就是 MSI 了。
Sony(資料)

Sony 成立時的原名是「東京通信工業」,但無論是整個名字的發音(Tokyo Tsushiin Kogyo)還是它的簡寫「東通工」(Totsuko)對外國人來說都有發音上的困難。Sony 原本考慮過「TTK」和「Tokyo Teletech」這兩個名字,但是 TTK 太像日本的一間鐵路公司的名字(TKK),而 Teletech 又是美國一間公司註冊好的名字,因此只好作罷。最後的決定,是拿 Sony 這個外銷用的品牌名當作公司的名稱,而且是取代掉日本原名,在當時的日本是非常罕見的事。
Sony 的字源來自「Sonus」,拉丁文的「聲音」,以及英文的「Sonny」,小男孩的意思。
Toshiba(資料)

Toshiba 是日本名「東芝」的直接發音,而東芝這個名字,則是來自於兩間合併成為東芝的公司「東京電氣」和「芝浦製造所」。東京是地名,芝浦也是地名(在東京港區),所以可以說 Toshiba 這個名字完全是由地名所組成的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